将军镇,特色崛起 -尊龙凯时贵宾会
——红色沃土蒋场镇巡礼
【本栏目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、天门日报社联合举办】
●天门网全媒体记者 谢红艳
2日,记者走进蒋场镇,瞻仰了蒋场先烈陵园。苍劲的松柏,庄严的墓碑,向我们默默诉说着革命往事——
蒋场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,是全省重点老区乡镇之一。1922年,鄢洪茂等青年学生到外地求学,在校期间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春,鄢洪茂等受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派遣,回到家乡,建立了青年团特别支部,从中培养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年11月,先后发展了李国良等十余名党员。1931年9月,建立蒋场乡苏维埃政府。1932年,贺龙领导的红八师进驻蒋场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蒋场镇这块红色沃土上,走出了吴子杰、黄忠学、李国良三位开国将军,被人们誉为“将军镇”。蒋场老区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,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。
“将军村”赛发展旧貌换新颜
蒋场镇的将军路村、柳口村和张庙村,分别是吴子杰、黄忠学、李国良的诞生地。这三个“将军村”的村“两委”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振兴乡村尽职尽责,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。
将军路村,是全省重点扶贫村。该村依托荆半夏合作社、峰凡菊花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药材种植,采取贫困户带地入社、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,让每一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业,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,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,并采取教育助学帮扶一批、危房改造帮扶一批、医疗保障救助一批、政府救助兜底一批等方式,在去年脱贫9户25人的基础上,今年力争再脱贫5户15人。
柳口村,在交通部门、爱心人士和市老促会的支持下,全村修建通村通组道路和生产路4.5公里,基本解决了出行难问题。新建了柳口泵站等一批水利设施,菊花、半夏、黄蜀葵等中药材基本形成产业。
张庙村,不仅修建了通村公路,还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、文化广场,全村有线电视、网络全覆盖,95%的农民住上了小洋楼,50%的农民购买了小汽车,90%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,90%的农户露天厕所得到了改造,天然气管道已安装到村,今年有望用上天然气。该村还建立了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核心示范区,配备40多盏太阳能杀虫灯进行生物防治,减少化学防治用药,为“蒋场香干”提供优质原材料。
“中药材”遍地开花特色凸显
以中药材、蔬菜种植和虾稻共作为主,蒋场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该镇坚持“药材主体地位”不动摇,以云腾菊业为龙头,建好四个精品示范园,即围绕菊花、半夏、黄蜀葵、元胡四大品种,在堤湾、李场、官河、张庙4个重点村,合理规划,建设精品示范园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全力打造中药材重镇。去年,云腾菊业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。
今年,蒋场镇成功引进国药集团中联药业,在蒋场建设三个基地:标准化生产种植基地、加工基地及实验基地,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。
白芨、丹参、元胡、黄蜀葵……这些不起眼的种苗,在蒋场镇中药材种植户的眼里,却是不折不扣的“金娃娃”。一批批视野开阔、敢想敢拼的新型农民,演绎着全新的“土里刨金”故事,目前,全镇药材种植品种已达10个,面积达到1.5万亩,带动了35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脱贫。
同时,该镇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虾稻共作。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座谈会、现场推进会,并组织部分村负责人以及合作社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,全镇目前已发展虾稻共作面积1000多亩,养殖户200余户。
“凤还巢”给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蒋场镇大力实施人才回归战略,鼓励引导在外乡贤抓住契机,回乡兴业,助推乡村振兴,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该镇还成立专班,对回归人才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,在融资上予以担保,在生活上提供便利,同时通过他们,扩大“朋友圈”,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到蒋场投资。
彭刘村发展顾问李昌平在该村征地20亩,建设锦延食品工业园,正在进行厂房建设;蔡潭村李利刚心系家乡发展,回天门创办豪迪木业,落户小板卓尔工业园,已开工生产;琳荟新材料已进行工商注册,正在选址环评。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