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乡愁 几多乡音 万种乡情 -尊龙凯时贵宾会
◇严朋军
中央文件中一句“记住乡愁”,勾起多少人的故乡记忆和人生况味。
“多少年的追寻,多少次的叩问,乡愁是一碗水,乡愁是一杯酒,乡愁是一朵云,乡愁是一生情……”这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百集人文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的主题歌,充满诗情画意,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。
人人都说家乡好。乡音、乡情、乡愁,成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密码,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中,伴随着国人的终生。无论官多大,也不管走多远,谁都忘不了生他养他的那方热土。北方人总忘不了茅草屋破瓦房构成的古街老巷,忘不了看得见的青山绿水,听得见的小河流水哗啦啦。南方人总忘不了高低起伏的马头墙、青石板铺成的曲折小巷,忘不了拱桥下潺潺流水和时时入耳的吴侬软语,忘不了水乡的万种风情……
每次回家,一踏上家乡的土地,嗅着家乡的气息,总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昵的感觉,更有一番全新的感受。
乡亲们质朴的话语,老人的肺腑之言沥沥扣动着心弦:“自古人言:‘皇粮国税’谁能少。现在不交税不说,国家反倒给补贴,咱们这些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真是想都不敢想啊。”“国家给补贴修建的沼气池,一年能节约电费开销1000多块钱,沼渣肥料又能节省化肥开销600多块哩!”“国家给补贴,农民买的农机具多了,收种也不像以前那么劳累费事了。”“现在娃们上学不用交学费、书费了,而且每天还能喝上牛奶、吃上鸡蛋。”“我大大这次的大病,花了十万多块钱,多亏国家给补了四万多块钱,要不然我家的锅都揭不开了。”“小平买摩托车、电视机,国家也给了补贴。就连二婶家的猪死了,国家都给赔钱哩。”“不光这些,二娃买的小汽车国家也给补贴啦。”党的惠农政策落到了田间地头,落到了农民的心窝里,使农民心里有了盼头,干活有了劲头。
如今这里变了样,企业来了、流转快了、种地值了,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事做了,不少村民还尝试触网,“肩扛锄头、手点鼠标,泥里淘金、网上冲浪,生鲜配送、订单预售,以销定产、产销对接”的电商模式开始冒头,农村收入看涨,农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。
于春夏之交,阳光煦暖,柳絮飘飞,墨绿的围沟中,群虾嬉戏。拎上一只小木桶,于柳荫下沐风垂钓,望蓝天如绣,听牧笛悠扬……
待到流云染金、夕阳西落之际,携上满满的收获,掐几把农家小菜,虾蔬宴上,酌二三两小酒,与家人把酒话亲情……
生态与产业和谐相伴,人文与自然水乳交融。此情此景,应远胜于白石老人笔下墨分五彩的丹青!
“烂泥路”变成“水泥路”,“土砖房”变成“新楼房”,自来水、沼气、路灯走入平常生活,城里人有的社区健身器材、卫生室也出现在村里,青山绿水上筑起了美丽家园。
处处道路相连,沟渠相通,农田成片,林网纵横,房屋靓丽,产业繁荣,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如雨后春笋。
这里就是你的诗和远方,无尽的乡愁,再也不用遥遥相望……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